石头怀志庵主在真净克文禅师门下领悟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9/25 16:51:17 浏览量: ( 2558 )
怀志庵主(1040~1103),俗姓吴,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北宋禅宗黄龙派僧人,真净克文禅师法嗣。十四岁时,他依智慧院宝偁法师修习佛法,为童子,二十二岁时,通过考试正式落发,先后学习经论十二年,学养深厚,为东吴学者所敬慕。他想融合天台宗、华严宗和唯识教义为一体,振兴佛教,以停歇佛教内部的的争论,回到一代时教即佛陀一生教化的本来意义。有一次,他公开表达了这个想法,正好有一位僧人是修禅的,他坐在最末的位置,问怀志说:贤首宗(即华严宗)的祖师是谁?
怀志说:杜顺和尚。
禅僧问:杜顺和尚有一首《法身颂》,“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这首颂的含义,和天台宗、唯识宗哪一种的教义相合?
怀志答不出来,禅者就说:你为何不出去游方?
怀志于是就罢讲,不再讲习经论,而改为参禅。他参访了许多高僧,最后来到洞山,参真净克文禅师,他问道:古人一喝不作一喝用,是什么意思?
“一喝不作一喝用”,是临济义玄对于他常用的接化手段的喝的四种作用的解释之一,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则不作一喝用。
真净禅师听到他这样问,把他痛骂一顿,怀志只得退出。这时,真净禅师却又招呼他说:浙江小子,用完斋之后,我们一起去游山,好不好?
经过真净禅师这样的一收一放,怀志开悟了,“师忽领悟。”(《五灯会元》卷十七)
开悟之后,他在真净门下修行了很久,才离开,后来到了湖南修行二十多年,气韵闲淡,遇客来访,并不多言,侍者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作了一首偈: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