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牛头法融禅师《恰恰用心偈》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7/1/19 10:52:40  浏览量: ( 16820 )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这是牛头宗法融禅师回答博陵王的问题时所述的一首偈子,原本并无标题,为了方便起见,称其为《恰恰用心偈》。
  这里引用的是六祖慧能的弟子永嘉玄觉在其《禅宗永嘉集》中专门选引的四句,原本有八句,博陵王问了法融禅师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问是:恰恰用心时,怎么样安稳才好呢?于是,法融禅师就回答了这八句偈。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
      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在博陵王和法融禅师的诸多问答中,法融禅师的这一段回答在禅宗史上被经常引用,影响很大。其中,永嘉玄觉的引用,也推动了这首偈子的影响。
   “恰恰”,是指恰好,丝毫不差。前兩句,明代的高僧云栖袾宏这样解释,“恰好正用心时,恰好无心可用。”这可以启发我们正确理解这首偈子。正当念头思虑产生之处,即有心之时,如果反问你自己,谁为念虑?谁是念虑者?在这一番追问之下,便会明白,并没有一个思虑者,并没有一个思虑产生,这就是无心。后兩句,也可以理解了,恰好无心的时候,也恰好是有心的时候,有心和无心,就是这样一种不二的关系。用心的时候,要体会到无心,无心的时候,要落实在有心。
  “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兩句,涉及到如何参禅,你如果反复曲折地谈许多的佛教、禅宗的概念,好像很有学问见解,但这样多劳累呢?因为这并没有接触到禅的本质,还不如以直指人心的“直说”方式,来得简单直捷,不需要这么多繁杂沉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