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归宗道诠禅师止试经偈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7/4/20 18:46:28  浏览量: ( 2172 )

   

      比拟忘言合太虚,免教和气有亲疏。
      谁知道德全无用,今日为僧贵识书。

  归宗道诠(?~)是五代、北宋时期青原系的禅师,他写的这一首偈子,有着特殊的背景,据《宗统编年》等资料记载,壬申五年,即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朝廷对于僧人流行试经制度,即必须通过由政府组织的对于佛经的考试,合格者方可为僧。但是,道诠禅师的弟子们都是习禅的,对于要考试的经典,有些人不很精熟,如果要考试的话,恐怕有不少会不合格,于是,道诠禅师就写了这首偈子,传到了州府官员那里,州牧一看,说了一句:栴檀林中,必无杂树。于是特例道诠的门下免于试经。
  经文的意思,强调禅的修行在于得禅意、合禅道,“忘言”指的就是得禅意,这是超越于语言文字的,是所谓言语道断,所以,禅僧和教门僧人对于经教文字的观点是有区别的。而现在要来考试,这不免使佛教僧人中出现亲疏之分,也不符合佛教的和合的精神,依照这样的考试制度,似乎僧人只要会考试就可以了,而以得道为目标的修行也没有什么用,这也给人们造成一种感觉,做禅僧可贵的就是要识字,会读经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