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理海法师 / 文集 / 文章  
文章
为霞满天照后昆

——纪念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老院长明学长老

发布单位:理海  发布时间:2019/11/24 10:39:16  浏览量: ( 6570 )
    秋冬时节,漫步在霜叶红遍的栖霞山中,总会想起唐人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第二任老院长明学长老的一生正是如此,历尽沧桑,初心不改,在桑榆之年,卓锡灵岩,栖心净土,为霞满天,明净地照亮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佛教界的浩瀚长空。

明老的静、淡、勤、忍,一向为人称道,而在我的心目中,有三个“最”更加难忘。

一、最硬的骨头

经历文革的老一辈僧人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明老也不例外。十年劫难后,在百废待兴的佛教界,“苏州三铁”(铁算盘明学长老、铁笔杆性空长老、铁嘴安上长老)是最令人敬仰的僧宝。明老除了担任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的院长外,更多的心血用在了恢复并住持灵岩道场,以及创建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上。长老坐镇灵岩,恪守印祖制定的寺规,从一梁一椽、一点一滴着手,重振灵岩道风,将灵岩山建成了改革开放初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

在日常行事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交往中,明老一向善缘广结而又坚持原则。栖霞山分院一度面临办学的经济窘迫,明老慷慨解囊,支持学院共渡时艰。后来,学院又面临是否合并撤销而产生的争议,是明老联合诸大德向国宗局、中佛协直言申诉,后在省局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学院最终得以保全、延续。

还有灵岩山寺延续至今的一元门票,这不起眼的小小门票,向来自国内外的广大有缘人,默默诉说着佛门接引的慈悲,和不卑不亢的坚守。

二、最远的瞻望

明老特别重视僧伽教育。无论是在栖霞还是灵岩,长老都特别重视僧青年道心的培养和僧格的养成,强调以戒为师。他虽年逾古稀,仍以身作则,领众熏修,数十年如一日,从而使灵岩山寺道风丕振,常住兴旺。我印象最深的是文革后赵朴老邀请明老回到灵岩主持恢复道场时,明老向赵朴老提出的一个要求:您让我换僧服,我穿上就不会再脱下来!

长老自己是这样珍惜的,也要求每一位学僧做到“独身、素食、僧装”,且凡有犯者,一律劝退。刚恢复政策时,有些学僧来佛学院读书,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重视戒律的持守,对此,明老特别强调:录取学僧的首要条件是信仰坚定,道心坚固,严守戒律。他说:一个出家人,若没有坚定的信仰,那么他学的知识越多,对于佛教越不利。

凡此种种,皆是长老高瞻远瞩、润物无声,给我们新时代僧青年留下的宝贵财富和佛门的朴实家风。

三、最静的音声

灵岩山寺是印祖开辟创办的十方专修净土道场。明老恪守印祖遗训,将印祖制定的五条规约,作为灵岩山寺共住规约的核心,坚决不做经忏、不收徒、不传戒、不办讲经法会,坚持十方丛林制度。老人家掷地有声地说:祖师定下来的规约,在我明学手里一点也不能改,否则我对不起祖师大德,也对不起前来参学的同修。

如今,不仅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日益发展,为佛教界培育了一届又一届僧格成熟、道心坚固、能力全面的人才,灵岩山寺也始终佛号不断,香光庄严,在万丈红尘里,成为十方莲友心中的净地。

曾经听闻明老善巧教育信众莫要攀比手珠贵贱,老人家将自己手上戴着的普通木珠称作最值钱的手珠,因为“我用它来念佛”。

大音希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明老曾请圆霖长老亲绘了一套《净宗十三祖师像》,此一绝世珍品,至今仍珍存于灵岩山寺,在岁月里散发着独有的光影,留存了独有的韵味,感应到独有的回响,并静静地,和着声声佛号,将此间的凡俗喧嚣,化作了清净的音声。

明学长老只履西归已三年,在长老留下的漫天霞光里,我们追忆长老朴素、严谨、清净的行谊,感念长老的硕德高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承继前辈的庄严,维护后世的清净。祈愿长老早日乘愿再来!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