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克勤禅师在五祖法演禅师门下有省,他是由何因缘而开省悟的呢?
克勤禅师(1063~1135),俗姓骆,彭州(今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人,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五祖法演禅师法嗣。
克勤禅师的俗家世代习儒,儿童时代,他能日诵千言,有一次,偶然游妙寂寺,看到了佛书,好像获得了自己的故旧之物,非常熟悉的样子,说道:我恐怕过去是一个沙门。因此,他就决定落发出家了。出家之后,他先是跟随法师学习讲经说法,又学习《楞严经》,这个过程中,他生病了,差一点病死。这个经历,使他很有感慨,说道:诸佛涅槃的正路并不在文字句子之中。于是,他就开始了参禅的实践。
他先参真觉惟胜禅师,到惟胜禅师法席的时候,惟胜禅师手臂被刀子刺破,出了血,他就指示克勤说道:这正是曹溪一滴啊!
“曹溪”指慧能的禅宗正法。克勤禅师一看,很惊慌,过了好一会,才说:佛法难道就是这样吗?
于是,他觉得,在蜀地是不能参得真正的禅法了,他决定离开蜀地,参访了各地的一批禅门高僧,他们都觉得他是一个法器,是僧才。可能也正是这样的赞誉,克勤有些自满了。所以,当他来参五祖法演禅师的时候,法演禅师对他的观点总是不认可,克勤就很生气,五祖批评他说:你想了生死大事,怎么可以这样意气用意呢?克勤出言不逊,愤然离去。临走的时候,法演禅师对他说:等到你生了一场大病的时候,你又会想起我的。
后来,克勤东行,在镇江的金山染上了伤寒。病中省思,平时得来的一些见解,这个时候都没有用处,忽然想起了五祖法演所讲的临别话语,马上发誓说:等到我的病好了,一定马上回到五祖禅师处。
病好了之后,克勤禅师果然又来参五祖禅师了。五祖见他来到,非常高兴,要他去参堂。参堂等于是新到的僧人办理入寺手续,成为正式的成员。参堂之后,五祖禅师安排克勤在侍者寮。半个月之后,有一位官员(提刑)要解印返回老家蜀地,来向五祖禅师问道,五祖就问这位提刑在年轻的时候是否读过小艳诗?其中有一首是否有这兩句: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五祖禅师要他仔细体会。
克勤在一边随侍,就问:和尚,刚才听到谈论小艳诗,这位提刑明白了吗?
五祖禅师说:他只是认得个声音。
克勤问: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却不是呢?
五祖禅师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啊!
五祖禅师这时忽然问起了一个赵州从谂禅师的柏树子公案,僧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说:庭前柏树子。
克勤禅师一听,忽然有省,于是就走出房间,见到有一只鸡飞上栏干,拍着翅膀鸣叫,有感而发,说道:这不是“声”吗?
于是,他又返回去,向五祖禅师汇报自己的心得,述偈说: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五祖对他说:佛祖大事,并不是小根劣器的人能够有所造诣的,我恭喜你。
五祖禅师还对山中的老禅师们说:我的侍者参得了禅。从此,克勤被推为上首弟子。
圆悟克勤后来成为文字禅的重要代表,写下了《碧岩录》这样的重要作品,推动了禅风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