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妙伦禅师在无准师范禅师门下脱然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12/25 18:45:45 浏览量: ( 2833 )
妙伦禅师(1201~1261),号断桥、松山子,俗姓徐,天台黄岩松山(今浙江省)人,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人,无准师范禅师法嗣。他十八岁在永嘉广慈院从季父落发出家,在游方的过程中,曾参谷源道禅师,在道禅师门下,听到他举了“麻三斤”的公案,心中有疑惑。这个公案是讲,有僧人问宋初云门宗祖师洞山守初禅师:什么是佛?洞山禅师答道:麻三斤。妙伦对这个公案不明白,又到各地参访了诸多的高僧,也没有开悟,有了这个经历,他就想:自己口讷耳聋,与其说这样修学,还不如从根本上做起。于是,他就专门读经文,背《法华经》。有僧人告诉他:你为什么不去参禅师呢?
妙伦说:我手拙耳聋,又不识字,佛祖的要道,怎么会是我这样的浅根小智之人能够得到的呢?
那位僧人说:六祖慧能是砍柴的人,都得到了黄梅五祖的衣钵,你只要参透一句,胜过你背一万次的《法华经》。
妙伦于是不再读经,而是专门参话头,参“庭前柏树子”的公案, 这个公案是说,有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说:庭前柏树子。妙伦参这个公案,如同坐在刺棘之中。
后来,有一年的夏天,他到云居山过夏,继续孜孜不倦、胁不至席地参禅,但是心中仍然有喜有嗔。他在云居山参访山堂禅师的时候,看到《入楞伽经》中的“如来亦见诸世界中,一切微虫蚊虻蝇等众生之类,不说言语共作自事而得成办”一句,顿时开悟,“豁然有省。”(《妙伦行状》)平时的疑惑之处,顿时消释。但这不是他的最后开悟。
他有了这次的开悟之后,他又回到无准师范门下,师范禅师又以“狗子因何有业识”的问题让他参究,这个问题是基于这样的公案:有僧人问赵州从谂禅师:狗有没有佛性呢?赵州说:有。僧人又问:既然有佛性,它为什么撞到狗的皮袋子里去了呢?赵州说:因为他明知而故犯。又有僧人问赵州同样的问题:狗还有佛性吗?赵州说:无(没有)。僧人问: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就没有呢?赵州说:因为它有业识在心中。
对于这个公案,妙伦长期参不透,只好对师范禅师说:难道就没有一个方便吗?
师范就以真净克文禅师的一首颂来回答:言有业识在,谁云意不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妙伦一听,震惊了好长时间,这时候,忽然听到打板的声音,他通身流汗,“于是脱然矣。”(《增集续传灯录》卷四)到此时,他彻底开悟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