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正体露堂堂,万象森罗般若光。
泯去来机超当念,无阴阳地理全彰。
木鸡报晓啼深巷,石女迎春出洞房。
共喜龙河多瑞气,天风时送御炉香。
今天是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所以,我特意选择了与此相关的禅诗。古代的元旦,其实是正月初一,又叫新岁、岁旦,后来到了民国,采用公元纪年的时候,元旦就被用来表示公元历(西元历、耶稣纪年)。中国佛教史上,在重要的日子,禅门祖师常常会有重要开示,元旦日也不例外,这里选择了笑隐大欣禅师(1284~1344)的一首开示(见《笑隐语录》卷二)。大欣禅师是元代临济宗僧人,晦机元熙禅师法嗣。
“金刚正体”,古德云:无佛世界是般若光,百千圣贤是般若用。金刚正体是般若根,摧魔城垒是般若力。金刚正体是可以理解为禅的真性,坚如金刚,或者能摧一切硬如金刚的烦恼。又称之为第一义。这种真性之体,才是真正的本体。“露堂堂”,是指清晰地显露出来。这个正体清晰地显露出来,也就是指修行者证得了这个本体。
“万象森罗”,指现象界的万事万物,森然罗列于前。这些事物都去包含了般若之光,如同华严宗讲的事能含理。
“泯去来机”和“无阴阳地”,指的是体悟的金刚正体之后,能够超越兩边的对立,去除分别心。没有去和来的分别,也没有阴和阳的分别,才能不断超越,全面彰显正体之理。
“木鸡报晓啼深巷,石女迎春出洞房”兩句,是体现禅机的奇特句,“木鸡”是木头雕成的公鸡,常识认为,木鸡不能打鸣,但是,在禅师的境界里,要表达出其打鸣报晓的功能。同理,“石女”是因为先天性的闭锁而不能有正常的两性生活、从而不能生育的女子,这个词来自印度,后来译成“虚女”,不能理解为石头雕成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自然不能生育,但禅师们却要表达出她也有洞房之夜。这一类的表达,充满禅门,比如说,“木鸡啼子夜,刍狗吠天明。”“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这种表达,每一句中包含了兩种相反的现象或对象,用以截断学人常态性的思路。
“龙河”,即印度的尼连禅河,释迦牟尼出家之后,曾在此河畔修苦行六年,后来舍弃苦行,而在此河沐浴,并受牧牛女的之乳糜供养,不久,就到此河对岸的毕波罗树下修行成道。“多瑞气”描述的是传自印度的佛教在元朝的繁荣。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句,“天风”,也可以理解为天朝之风,“御炉”自然是皇室之炉,喻指皇室。最后一句也是体现的大欣禅师对于政教关系的看法,即佛教的发展需要时时受到王朝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