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禅师心偈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7/1/21 21:11:30 浏览量: ( 2893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禅师(约606~706)是五祖弘忍的弟子,在弘忍门下列为上首弟子。依《坛经》的说法,五祖弘忍在选择继承衣钵的弟子时,要求大家写一首心偈,阐述自己对于禅法的理解,他再依此所呈现的见解,来选择接班人。当时,弘忍门下的众弟子都认为神秀是教授师,大家都不敢写,都等着神秀来写。神秀考虑再三,在晚间三更,乘没人之机,将此偈题写在墙壁上。
第二天,弘忍问神秀:是你作的这首偈子吗?神秀说:确实是弟子所作。弘忍说:这首偈子说明你还没有见本性,只是到了门外,没有入门内,依照你这种见解,要觅无上菩提,是得不到的。弘忍要求他再去写一首来,但是,神秀思考了几天,都没有写出来。
后来,慧能听说了述偈传法的事,也述了一首偈子,请人写在墙壁上,后世所传的是这四句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在早期的敦煌本《坛经》中是这样的兩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对于神秀偈和慧能偈,差别在于,神秀强调在修行方面的“时时勤拂拭”,这属于渐修,由渐修而渐悟。其实,依照这种方法修行,也会大有益处。但是,慧能强调的是“何处有尘埃”,就是要看到“尘埃”或者说是烦恼的空性,就不会被烦恼污染了。
所以,后来禅门中经常有僧人会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能得五祖的衣钵?这个问题值得参究。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