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6/26 16:10:37  浏览量: ( 3022 )

       

  什么是禅?禅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以见山见水为喻,对于悟道境界的描述。
  宋代禅宗黄龙派僧人青原惟信禅师曾概括其参禅悟道的三个不同阶段,或者说三重层次,他说:老僧三十年前还没有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了后来,遇到了善知识,有个入处,因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如今已经到达休歇处,依然同以前那样,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他问道:大众,这三种见解,是相同的,还是有区别的(《五灯会元》卷十七)?
  在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认识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还没有入门,是肯定,第二个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对事物的认识有了深入,超越了第一阶段,或者说,否定了第一个阶段的认识,是否定,而第三阶段,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对于事物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但不只是对于第二阶段的简单的否定,也不只是对于第一阶段的简单肯定,因而不是“否定之否定”,而是“亦”和“非”,即双重肯定,双重否定。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有,第二阶段是无,第三阶段的就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第一阶段是有句,第二阶段是无句,第三阶段是亦句(亦有亦无)和非句(非有非无)的结合。
  比如,对于人生的认识,第一阶段的认识,人生应当积极入世,建功立业,这是有句。但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一定的境界,有人忽然或慢慢认识到,这种认识,这样的入世,难道就是绝对正确的吗?是否应当更为超越呢?因此就是了出世的认识,远离世间的事业,否定世间功业的意义,避开红尘,来追求所谓的出离,这是无句。到了最后,终于认识到,这样的出离也不是完善的人生,而必须将出离的追求落实在入世之中,在入世的事业中追求精神的超越,也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样的境界,似乎看来还是入世的,但内在精神是出世的,虽然内在精神是出世的,但落实的事业是入世的。到了这第三层次,人还是这个人,但完全醒悟了,事还是做这样的事,但体现的意义不同了。这个境界层次,才能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举足下足,皆在道场。这才是亦句和非句。这第三个阶段,才是南宗禅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 禅是识取自家城郭
  下一篇: 禅是杨岐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