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禅是以适意为乐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8/30 9:59:25 浏览量: ( 2658 )
什么是禅?禅是以适意为乐。此处讲的适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随心所欲式的称心如意,而是做符合本性自然的事,以任运自然、不妄求妄行为乐。
宋代有一位昭觉辩禅师,是大沩法泰禅师法嗣,是杨岐派禅僧,他到庐山栖贤寺任住持时,手持一根竹杖,脚穿一双草鞋,就赴任了,似乎外在的形象有些随意。过了九江,庐山东林寺的普融知藏禅师批评他说:什么叫师?师是他人的模范。你这样的举止,不是太自轻了吗?作为一寺之主,这样的待人之礼,粗疏草率,太不成体裁了。辩禅师听后,笑着说:人生以适意为乐,我哪里有过错呢?意思是说,自己的行为举止,都只是率真性而为,是符合真性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虚饰。他拿过笔,题下一首偈就离开了东林寺。偈曰:勿谓栖贤穷,身穷道不穷。草鞋狞似虎,拄杖活如龙。渴饮曹溪水,饥吞栗棘蓬。铜头铁额汉,尽在我山中(《禅林宝训》卷三)。栖贤是昭觉辩禅师自称,因为他是栖贤寺住持。从外在的穿戴来看,我显得很贫穷,但是并不表明我的见道也很穷。这句话继承了六祖慧能的弟子、唐代永嘉玄觉禅师所说的“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的观点。我穿的破草鞋像狰狞的老虎,能够吓退一切邪魔,我的竹杖如同灵活的蛟龙,可以随机接引众生。我喝的是曹溪水,意为承传六祖正法,我能做吞下多刺的栗棘蓬这样的难行之事。我的门下,要汇聚铜头铁额式的威猛精进之人。普融知藏禅师看了此偈,知道了昭觉辩禅师的深厚的禅境气象,心生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