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9/20 17:38:00  浏览量: ( 4148 )

                

       什么是禅?禅是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禅者的修持,应当掌握根本的方法,又能方便应机。
       唐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门下有一位叫邓隐峰的习禅者要离开,道一禅师问:你准备到哪里去参学?邓答:到湖南石头希迁禅师处参学。道一禅师说:石头路滑。意思是说,石头禅师的机峰非常灵活,很难把握的。邓答: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意思是说,我有柱杖在身,我会随机应变的。这兩句话被后世的禅师经常提及,北宋黄龙派僧人泐潭文准禅师说:作为禅师来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倒把横拈,自有意思。”(《正法眼藏》卷一)禅师把柱杖的不同运用,都有其内在的含义。
“竿木随身”指掌握了禅法的根本或方法论,竿木本指禅杖或柱杖,也象征一种重要的工具。“逢场作戏”在如今演变为有贬义的一个词,而在禅门中,其实代表了一种很高的实践境界,体现了对于方便法门的灵活运用,能够根据具体的条件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应对,也是教学上的当根对机。要达到这种地步也不是易事,有的禅师评论说:“竿木随身老作家,逢场作戏更难加。”(《宗鉴法林》卷四六)能够“竿木随身”已经老作家的境界了,而要做到“逢场作戏”就更有难度了。禅门中把体会到了禅的真实义的人称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