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契本明心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9/24 22:08:26  浏览量: ( 2375 )

        

  什么是禅?禅是契本明心,禅的修行,从上求菩提一路来说,必须契合本性,洞明自心。这也是对于明心见性的个性化表达。
  唐代的玄沙师备和尚曾说:古佛真宗,常常随着各种现象显现出来,清清楚楚地应用于现前,到处流淌着他的光耀,不论高处低处,都能照耀到。因此,修行人的道眼应当落在什么地方呢,应当首先“契本明心,方为究竟”,也就是说,应当以明心见性作为最究竟的事来实现,而不是去关注其他与此无关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禅是契本明心。
  据此标准,玄沙师备禅师批评有些修行人的不当做法,他们常常与自己内在的恒常不变的心性本体相乖反背离,不是明心见性,而是迷失本性,师备禅师称为“迷心认物”,追逐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执着这些身外之物为实实在在的有,不肯放下,或者迷滞于空,对于空观没有正确的认识,师备禅师称之为“执有滞空”,不懂得空有之间的中道,违背了禅的真正的宗旨。同时,他们在修行过程中又不遇良师好友,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对于禅法、禅修,只是作一些自己的错误的私解,邪正不辨,什么是正道,什么是邪说,根本就区分不清。
  这样的人如何来改变修行的方法呢?师备禅师指出,要改变方向,努力精进,废寝忘食,一刻不能懈怠,如同救头上燃烧的大火那样紧迫,放下各种身外的尘缘,停歇各种向外攀缘的心。这样做,也许还有一些希望。总之,解脱的事,要在今生就解决,不能拖到来生,“直向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