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一无所得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12/4 18:18:59  浏览量: ( 2005 )

      

  什么是禅?禅是一无所得,因为自性本有,当悟得自心佛性时,其实不是从外得来。
  禅的修行,有些人总是想着有所得,最根本的“得”,是得到开悟,而所谓的开悟,是悟得自心的佛性,这个佛性是外在的吗?不是,是吾人自心本来具有的,你不悟这个佛性,佛性不减一分,仍然存在,你悟得了这个佛性,佛性也不增一分,仍然如此。参禅真正要有所得,应该是得这个“无所得”。六祖门下,有一位俗家姓名叫张行昌的,受人指使其行刺六祖,被六祖预知而未成,后来出家为僧,又到六祖门下参学,六祖为其说《涅槃经》义而使其大悟,谈到悟后的体会时,他说到,“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他就谈到了无所得,不是祖师从外面施与,而是本有的。依六祖的观点,如果能够做到一无所得,就进入了最上乘法的层次,“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六祖坛经》)
  这样的无所得的观点,是禅师们一贯的看法,到了现代高僧虚云老和尚,依然强调这一点,1947年,他在香港东莲觉苑有一个开示,他讲到,修行的人,切不可有执著,一切放下,所谓“万法皆空,一无所得”(《虚云和尚全集2•开示》)。一切烦恼,一切相,一切障,都要放下,持一个无所得的念头。

 

  上一篇: 禅是家常便饭
  下一篇: 禅是审观因地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