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保宁仁勇禅师在杨岐方会禅师门下顿明心印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7/28 11:35:12 浏览量: ( 3280 )
保宁仁勇禅师在杨岐方会禅师门下顿明心印,他是如何明心印的呢?
仁勇禅师,生卒年不详,俗姓竺,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北宋杨岐派禅僧,杨岐方会禅师法嗣。他在龆年(童年)时期就出家了,学习天台宗,受具足戒后,改宗禅宗,游方的过程中,到雪窦山参云门宗的重显禅师,重显禅师看着他,认为他可以任大法,但是表面上,却用讥讽的语气,称他为“央庠座主”,“央庠”指机锋迟钝。仁勇听到这个评价,心里非常不服,也很气愤,气得说不出话来,堂仪一满,他就抽单,离开雪窦重显,他望着雪窦山方向,展开坐具,拜了三拜,立下誓言:我此生参禅行脚,道价如果不超过雪窦禅师,誓不回乡。于是,就去泐潭山参学,参了一纪(十二年),都没有开悟,后来听说方会禅师移住洞庭湖之南云盖山,就来参访,在方会门下开悟了,开悟的情形,比较奇特,“一语未及,顿明心印。”(《嘉泰普灯录》卷四)一句话都没有说,就顿悟了。后来,他在保宁寺(在金陵的凤台山)出世开法,道誉播满丛林。大慧宗杲禅师这样评价他:人的志气,怎么可以不立呢?
他上堂时,曾经有颂曰:要眠时即眠,要起时即起。水洗面皮光,啜茶湿却嘴。大海红尘生,平地波澜起。呵呵阿呵呵,啰哩哩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