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东坡居士在东林常总禅师门下有省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2016/9/7 11:44:48  浏览量: ( 3011 )

   

  东坡居士在东林常总禅师门下有省,他省悟的因缘是什么呢?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曾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元丰七年(1084年),皇帝下诏调他往汝州,路过江州时,他上庐山,宿东林寺,与常总禅师谈禅学,当谈到“无情”这个议题时,开悟了,“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续传灯录》卷二十)第二天黎明,他起来写了一首开悟偈: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轼的这个开悟公案,后人也多有参究,上竺圆智禅师参护国景元禅师时,就举了苏轼的这首开悟偈颂,说道:到这个田地,也不容易。
  护国景元禅师说:还没有看见路径,怎么能说到了呢?
  圆智禅师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如果不是到这个田地,怎么会有这个消息?
  景元禅师说:真是门外汉啊!
  圆智禅师不明白,心中存疑,整夜参究不睡,直到天亮,听到钟声,终于想清楚了,于是也有一首开悟偈: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他带了这首偈子去告诉景元禅师,景元说:跟你讲过,是一个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