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清凉文益禅师牡丹诗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7/4/14 21:35:10  浏览量: ( 3207 )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清凉文益(885~958)禅师是法眼宗的创始人,他因南唐国王李璟之请而到金陵弘法,先是住报恩寺,后住清凉寺。有一次,国王邀请他到宫庭,论道之后,一起看牡丹花,并索诗,文益就写了这一首诗。
  “毳”,音“脆”(cuì),意指僧服。“拥毳”这里指僧人。从僧人的角度来看这盛开的花朵,感觉当然和国王有所不同。意思是说,看事情,得道僧人和世俗之人,见解自然不同。人们总觉得,自己今年又老了,已经有头发白了,而对花的看法呢,总觉得还是去年的更红,“花是去年红”一句,宋代文人王安石在《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中就借用,“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你看这牡丹,在朝露中开得多么艳冶,在晚风中飘散着如此馨香。但是,对此花的本性的认识,难道一定要等到它凋零了,才知道它是空幻的吗?这一首诗,关键在最后兩句,体现了当体即空的思想。
  此诗也有借牡丹而劝讽国王之意,国王看了这首诗,心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