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则
清凉山的革命火种
沿清凉寺大殿西侧上山,不足三十米,有个“石城火种”小广场,这里曾经是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清凉山党小组”的活动旧址。
这个党小组的主要成员宋绮云就是小说《红岩》中的小烈士——“小萝卜头”的父亲。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血雨腥风中,宋绮云和战友们并没有被吓倒,依然坚持革命斗争。他们相约每十天秘密聚会一次,地点就选在清凉寺、善庆寺之间一处山间平地,这里林木茂密、人烟稀少,遇到突发情况,也可随时装扮成到寺庙进香的香客。他们利用清凉山及寺院的掩护,交流情况、传递情报、商量工作;然后回到城中,秘密印刷传单、标语散发到街巷,鼓舞斗争士气,传递革命火种。“清凉山党小组”因此而得名。
1928年,宋绮云身份暴露,党组织安排他离开南京,清凉山党小组的革命活动也被迫停止。
清凉山党小组的活动虽仅坚持了一年,但革命的火种曾在这里燃烧,革命先躯顽强斗争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前夕,南京市政府在“清凉山党小组”活动旧址,建起了约70平米的小广场,广场由火种造型雕塑和革命人物雕塑组成,再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天,当人们来到“石城火种”广场,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之路,在鲜活的历史氛围中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则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宋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自小受母亲影响而信佛、学佛,对佛学有很深入的研究,其文学创作表现出浓厚的佛教思想特色。他与南京清凉寺放生池——乌龙潭还有着一段特殊的缘分。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湖北黄州时,在一所寺院附近购置了一个大方池,将买来的龟、鳖及鱼类等在此放生,并亲书“放生池”三字勒石于旁,还将池塘取名为“苏子瞻放生池”。当时,苏轼妻子王闰之也随丈夫一同买鱼放生。
后来,王闰之随苏轼准备定居常州,途经金陵,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闰之就乘闲到清凉寺拜佛。
王闰之看到庄严辉煌的法眼祖庭,听到寺里敲击的幽幽钟声,顿感身入清凉、心地自在;又听说乌龙潭是清凉寺的放生池,就买了些鱼去放生,遂对清凉寺产生了家一般的归宿感。她向孩子们发愿:你们一定要替我画一尊阿弥陀佛像,供奉到清凉寺。
在与苏轼共同生活25年后,王闰之不幸病逝。遵照她的遗愿,苏轼与孩子们来到清凉寺,将一家人亲手绘制的阿弥陀佛接引像安奉在寺内。
在寺僧的引领下,苏轼带着孩子又来到乌龙潭,为妻子买鱼放生。他作诗道:“见闻随喜悉成佛,不择天人与虫鸟。但当常作平等观,本无忧喜与寿天。”赞叹佛教平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慈悲精神。
苏轼在乌龙潭还祭拜了唐代名士颜真卿,鉴赏了颜真卿书写的《天下放生池碑铭》,对颜真卿首倡放生池的善举大加赞赏。
如今的乌龙潭公园中有一座雕像,雕塑中颜真卿在孩童的陪伴下在水边放生,名为“举天下为放生池”。现在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温馨图景!
第三则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
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出自南京清凉山的清凉寺。
据载:南唐时期,法眼宗初祖文益禅师住持清凉寺,寺里有一位叫法灯的和尚,他自幼悟性过人,但性格豪放,不拘佛门小节,因而未被大家看重。
一次,文益禅师在讲经说法时,有意考验寺僧的悟性,便问大家:老虎的脖子上系有一只金铃,谁能够把它解下来?众人思虑再三,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年少的法灯恰巧走过,听到这个提问,不假思索地答道:系铃的人能够把它解下来。
文益禅师听了,对法灯大为赞赏,认为他道出了佛法的真义,其他寺僧从此对法灯也刮目相看。“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成语,由此流传下来。
《红楼梦》里面也有一句话,“心病还要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则成语故事蕴含了甚深的人生智慧:自己的心结,只有自己能解开。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也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与其总盯着别人的问题徒增烦恼,不如多内观自省,令心量开阔,智慧增长,一切顺逆之境皆能安忍,心中自然时时欢喜快乐。
正所谓:偶入清凉解结地,喜遇自在无忧人。和谐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从自我做起,因为快乐源自内心的悲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