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禅是共而不专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9/6 15:22:26 浏览量: ( 2437 )
什么是禅?禅是共而不专,与大众共明佛道,共享功勋,共彰功名,而不是专于一己。
宋代的国清行机禅师曾经对比兩种不同的修行观,古代大德的修行,体现了一个“共”字,第一,修治身心,与人共其道。这是体现自觉之后又能觉他的菩萨道,自己身正心通之后,并不私自独享此道,而是与一切人共明此道。第二,兴事立功,与人共其功。也就是说,自己兴立事业,成功之后,并不是独享此功,而与他人共享其功。第三,道成功著,与人共其名,也就是说,自己成道之后,功业成就之后,并不独得其名,而是与他人共彰其名。这样来修行,自然能够明道、成功、荣名。
但是,另有一类人,他们却是另外一种表现,可以概括为一个“专”字,专于一己。也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专行一己之道,惟恐他人胜过自己,又不肯虚心从善,以为自己就非常深广了。第二,专于一己之功,假使有所事业功成,不想与他人分享,只想归属于自己一人。第三,专行自大。自以为大,自己既不能谦恭畜德,也不能任贤与能。这样来修行,不可避免要蔽道、损功、辱名。
从这兩种修行态度的对比,可以理解国清行机禅师的意思,即禅的修行,应当共而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