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以无思为舟楫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11/11 13:55:35  浏览量: ( 2163 )

      

  什么是禅?禅是以无思为舟楫,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之思是痛苦的源头,禅修必须去除这样的思,而至无思。
  真可禅师说:“欲济苦海者,必以无思为舟楫,而彼岸始登焉。”(《真可全集》卷四)如果想脱离苦海,就要以无思作为方法,这样才有可能登上彼岸。这里讲的思,和“闻思修”中的思不是一个概念,闻思修中的思,是思维佛法道理,而这里的思,是基于我执的欲念之思。对于一般的人来说,真可禅师这样归纳他们的所思:贫穷的人思富,富裕了的人思贵,权贵们则思安逸,安逸的人则思不死。有了这个思,人生就不安定了,因为有这个欲念之思,就有了“生”,生出各种分别,有这个“生”,就有了贫富、贵贱、劳逸的分别,就会更多的有求之苦,求不得之苦。所以,要消除这样的苦,必须以无思为修。如何做到无思呢?必须借助种种的缘因来汲引,在各种缘因之中,真可最为推荐的是书经,也就是抄写经文,通过抄经来进入无思,他认为是最好的助缘。
  对于真可的这个观点,不能认为真可反对那些过着贫苦生活的人们盼望生活变得好过一点的愿望,真可反对的,应当是过度的和无尽的欲望之思。真可曾谈到人的上升之路,“由贫贱人升至富贵人,由富贵人升至学般若人。”(《真可全集》卷五)到了富和贵的阶段,更应该以般若为思,不能只以安逸为思,不死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