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离言契性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12/16 20:34:53  浏览量: ( 2147 )

      

  什么是禅?禅是离言契性,离却语言文字,直接契合自性本有佛性。
  太虚法师在其《大乘与人间兩般文化》一文中曾经说到:“真个离言契性,即为禅宗。”也就是说,如果真正能够做到“离言契性”,就是禅宗的境界了。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禅宗所讲的禅,是离言契性的。“离言”,就是禅宗祖师们一再强调的不立文字。禅的修行,并不是通过言说来呈现的,能说会道,却不落在实处,并不是禅。类似的观点,孔子也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焉仁。”能说会道,说得眉飞色舞,但不在行上落实的,并不是仁的境界。他欣赏的是“敏于行而讷于言”。“契性”是指契合本性,明心见性。这个心性就是众生本来具有的先天的清净佛性。
  太虚在此并不是一般地强调前人的观点,而是在讨论三论宗的特点时说的,肇始于南京栖霞山的三论宗的宗风特色和禅宗有相同之处,都注重离言契性,三论宗通过离言所证得的,是我空和法空所呈现的真如本性,禅宗通过离言所证的,是自性清净心。他认为,三论宗讲离言契性,虽然不如禅宗那样直接,但是,三论宗在斩绝似是而非的邪谬,破除种种执著方面,功劳特别卓著。根据三论宗的这种特色,太虚法师认为,如今的习禅者,只会“专守两目间鼻脊默坐”,应当学一学三论宗的方法,摧破邪谬的妖言怪论,将理智的科学置于般若之中,这才能真正做到离言契性,而不只是默坐,却对佛教受到的批评蔑视,并无反驳的利器。这种利器,其实就是三论宗的破邪显正方法。印顺法师讲过,“有以为禅宗近于三论般若,实不过形式的近似而已。”(《大乘起信论讲记》)这里讲的“有人”的观点,其实和太虚的观点相近。

 

  上一篇: 禅是卫生学
  下一篇: 禅是以心为宗,以无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