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禅是不修不坐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5/12/19 20:46:45  浏览量: ( 2305 )

      

  什么是禅?禅是不修不坐,不修是以平常的行住坐卧为修,不坐是以日常性的工作为坐。这是圣严法师对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之禅法的概括。
  台湾法鼓山的圣严法师有诸多的禅学著作,谈到了对于禅的看法,他在总结南岳系马祖道一禅师的禅法特点时概括说:“不修不坐即是禅。”(《禅门修证指要》)这一概括反过来理解也是能够成立的,即禅是不修不坐,从禅的修行方式来说,依马祖道一的观点,不用修,不用坐。圣严法师引用了道一禅师的一大段话来说明这一观点,“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所谓的道不用修,是反对只以静坐默想为修行的唯一方式,而要以持平常心为修,做日常事为修,日常之间应当要做的事,包括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就已经是修行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修行是可以称为“修行”的。相对于静坐中求静的坐禅式修行,这是动中体静。圣严法师认为,这种禅学思想的根源在于六祖慧能的“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的观点。
  但是,圣严法师指出对于这样的观点必须注意,是针对上根众生而言的,“像这样的不修道、不坐禅,而只须大善知识来给予指示开悟的顿超法门,实如其所言,只有‘上根众生’始得,对于中下根器的学者,往往会因受到‘不修、不坐’的观念所影响,却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样的根器,以致将‘污染’了的生死心,当成了马祖所说的‘平常心’。”(《禅门修证指要》)这一提醒非常重要。对于中下根众生来说,还是要实修禅定,老实念佛,认真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