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广州志道因慧能开示《涅槃经》义而悟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6/1/11 14:15:35  浏览量: ( 2625 )

      

  广州志道因慧能开示《涅槃经》义而悟,他是如何因慧能的这一开示而悟的呢?
  志道禅师是广州南海人,出家后经常读《涅槃经》,但是一直不明白此经的宗旨,就来参慧能,慧能问:你对这部经的哪个地方不明白?
  志道说:经中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段经文不明白。
  慧能说:你有什么疑惑?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色身和法身,色身是无常的,而法身是是有常的,法身没有知觉。但是经中又讲: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色身和法身,我不知道是哪种身寂灭,哪种身受乐?如果说是色向受乐,色身死灭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分散开来,都是苦,这种苦不可以称为久。如果是法身寂灭,法身就如同草木瓦石,谁来受乐呢?如此之类,志道说了一大通不理解的话。
  慧能说:你出为释迦之子,怎么能去修习外道的断见和常见这兩种邪见,并且用来议论佛教的最上乘法呢?依照你的观点,离开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存在,离开生灭之外,另有寂灭。你又认为涅槃境界是常乐的,就认为有一个身在受用这种快乐。这种年法,是执著于生死和世间的快乐。如此等等,慧能针对志道的疑问,作了详细的回答,纠正他的不当理解。最后,又述一首较长的偈子来重申这些观点,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听了这首偈子,“大悟,踊跃作礼而退。”(《六祖坛经》)开悟之后,非常高兴,赶忙行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