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日日禅
清凉古寺介绍
 一、恢复清凉寺的缘起  南京清凉寺,始建于南朝,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法眼宗为南唐高僧文益禅师所创,其禅学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价值,影响远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清凉山即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 < 详情 >
您在的位置:首页 / 清凉日日禅  
清凉日日禅
曹山本寂禅师《示纸衣道者颂》

发布单位:董群  发布时间:2017/3/19 15:07:04  浏览量: ( 4340 )

   

      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
      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
      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
      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曹山本寂的这首颂告诉人们,众生的觉悟本性是圆满光明的,不要以知见来虚妄地分别,如果心念是与真性有差异的,那就体会不到玄妙的觉性本体,就不会接近道体,过多的情识和知见,会使人产生执著,丧失本真。
  曹山本寂禅师门下,有一位人称“纸衣道者”的禅僧来参访,本寂禅师问:这一位不会就是著名的纸衣道者吧?
  纸衣说:不敢当。
  这第一轮问,隐含着第二轮要问的问题
  本寂禅师问:什么是纸衣下的事?
  纸衣说: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
  第二问就直问根本:纸衣后面的那位道者,你证悟到什么道理呢?证悟之后体现出来的事相是什么呢?纸衣则回答:我这件“裘衣”才一穿上,立即能够应化万法,事事无碍,触事皆符合真如。
  本寂又问:什么是纸下的用?
  纸衣道者走上前几步,答应本寂禅师,神识就脱体而去,好像是圆寂了。
  本寂见他如此回答,再追问一句:那么这位穿纸衣的道者,既然有了这种证悟,那么能够表现出实际的作用呢?
  纸衣心想,那我就表演给你看看,于是,他就立即脱化了,神识立即脱离了躯体,显现出要去即去的神通。
  本寂说:你只懂得这么去,却不知道这么来。
  本寂禅并不放过他,认为即使达到这个境界,但是和真正的开悟并无多大关系,不过是显示一下神通而已。所以就评论说:你的神识只知道这样去,而不知道这样来。
  这时候,纸衣的神识忽然又回来了,睁开眼睛问:一灵真性,不假胞胎的时候,是如何的呢?
  本寂说:这也不是妙。
  纸衣问:那么什么是妙呢?
  本寂说:不借借。
  纸衣的神识又回来了,问本寂禅师有关神识不依赖胞胎之身的境界,实际上执着于“不借”即神识不依赖于色身的状态,所以,本寂并不认为这种执著是一个妙境,真正的妙境是“不借借”。这个概念今人很难理解,清代一位禅僧彻悟禅师这样参究这一段公案:“与其不借而借臭秽胞胎,何如不借而借香洁莲华?”据此,“不借借”有“不借而借”的含义,既不是不假借依赖,也不是假借依赖,而是在不借和借兩者之间,取一个中道。
  纸衣深感受教,于是向本寂道声珍重而告别,迁化而去,真的是圆寂了。
  本寂禅师就作了这首颂,也是通过对纸衣道者的评鉴,告诉人们应当如何正确修行。